转自公众号:中国教育后勤研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zc2ODA1NA==&mid=2247489289&idx=1&sn=1cb55a58af19b0734bcd20687b894a39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12月13日-15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学术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福建泉州顺利召开。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院长牛维麟出席会议。
后勤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2024年度工作会议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廖翌棋以《迎接 AI 浪潮:教育后勤的变革与突破》为主题,介绍了人工智能浪潮的演变历程,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AI大模型的本质问题,讲解了AI大模型的学习与工作机制,他还系统梳理了近年来人工智能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对教育后勤大模型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特邀嘉宾、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石磊以《人工智能背景下未来后勤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介绍了“AI+后勤”的实践应用。他指出,人工智能将加速后勤人员结构和人才需求变革,深刻改变后勤现状,但其在助力后勤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文化异化、数字鸿沟,给育人工作带来挑战,因此,要尽早启动“AI+后勤”的研究和应用,更好地取其所长、规避风险。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院长牛维麟作总结发言。他表示,2024年,后勤研究院迎难而上、推陈出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得益于全体学术委员的辛勤付出。他指出,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初心未改,目标不变,始终致力于打造国家级行业智库,引领教育后勤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始终聚焦于我国教育后勤领域的关键问题、核心任务,为立德树人服务、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服务。
牛维麟强调,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要加强学术委员会人才队伍建设,汇聚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顶尖专家,为研究院各项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打造开放包容的运行机制、加强与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要分阶段谋划好各个时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要注重推动研究院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突出研究的实践性和实操性;要着力提升研究院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发挥学术优势、科研优势;要适应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人工智能+后勤”的深度研究;要完善研究院评价、反馈机制,推动研究院各项工作不断完善。
12月15日上午,大会分三组进行了后勤研究院学术委员研讨会,学术委员们围绕“数字化赋能未来后勤的发展趋势”、关于开展遴选“后勤服务育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第二批)”的活动及安排、“低碳学校(高等学校)建设指南”与“低碳学校(高等学校)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审查等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研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副院长黎玖高、曾繁文、张文平,分别主持三组交流活动。
研讨主题一:数字化赋能未来后勤的发展趋势
研讨主题二:关于开展遴选“后勤服务育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第二批)”的活动及安排
研讨主题三:“低碳学校(高等学校)建设指南”与“低碳学校(高等学校)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审查
会议同期,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前往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参观调研,深入了解学校在校园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的历程,并走进实训室、图书馆、食堂等地了解学校后勤发展和劳动育人有关情况。